今年大火的AI大模型,正在加速制造独角兽。
5月30日,人工智能公司出门问问披露招股书,拟在港交所上市。这是大模型热潮以来,中国第一家打着通用人工智能旗号冲刺IPO的公司。
出门问问成立于2012年,是人工智能赛道里的**玩家。创始人李志飞是前Google科学家、**自然语言科学家,出门问问的创业方向一开始定位在语音交互。
过去十多年里,这家以技术见长的AI公司,一直在寻找商业化的落地场景。从语音交互解决方案,到各种智能硬件,再到百花齐放的AIGC工具,现在,它想借着大模型的东风,尽快登陆资本市场,抢夺AIGC第一股。
出门问问号称自己是“亚洲为数不多的具有建立通用大模型能力的AI公司之一”。它在2020年开发出通用大模型UCLAI,今年升级为“序列猴子”,精准踩上了大模型热点。
2022年,出门问问收入5亿元,其中AIGC解决方案收入3986万元。凭借不到4000万元的AIGC业务收入,就让出门问问成为了“中国营收*高的专注于AIGC技术的AI公司”。
一名业内人士评价,这种“矮子里拔将军”现象的诞生,是因为AIGC是一个新兴赛道,这个赛道里的公司,大部分都不赚钱。而在招股书中,给公司之前加上各种定语,再加上“第一”“*”等头衔,属于常规操作。
给自己贴上“通用人工智能”标签的出门问问,成色几何?
做什么的?
出门问问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在介绍它的业务之前,我们先说说它踩上的两个风口。
一是通用人工智能。所谓“通用”,指的是可以在多种场景和任务中表现出智能,而不只是针对特定场景。今年这波AI热,*大的关键词是“通用”,它被视为行业拐点到来的象征。
二是AIGC。AIGC是一种内容生产方式,在它之前分别是PGC(专业生成内容)、UGC(用户生成內容)。AIGC的内容由AI生成,被认为是内容生产方式的大变革。
上述业内人士称,出门问问过去做的业务,其实跟以上两个概念并无直接关联。但因为创始人李志飞的研究领域就是自然语言处理,而OpenAI的大模型就是从这块突破,且在技术上有很多共通之处,出门问问被推到了风口。
按照出门问问*新的介绍,公司的商业模型由三层架构组成。
基本的逻辑是:研发以通用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底层技术,然后基于这个技术底座推出各种解决方案,比如AIGC,*后找到具体的场景进行商业化落地。
先看底层技术。出门问问*早是从语音搜索引擎切入,优势在语音识别技术。基于此,它开发了ASR(自动语音识别)、TTS(文字转语音)及NLP(自然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构成AI CoPilot的雏形。
直到2020年,出门问问才开发出通用大模型UCLAI,然后在今年借着热点升级为“序列猴子”。它的系列产品就架构在这套模型上。
这些技术*终需要具体的产品落地,于是出门问问基于底层技术推出了三大解决方案——AIoT、AIGC、企业服务,对应着三大目标客户——C端消费者、创作者、企业。
AIoT的产品主要是一些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主打产品是AI智能手表。
2015年出门问问推出首款智能手表TicWatch 1,至今已经迭代至第五代。根据招股书的披露,TicWatch系列已销往100多个国家及地区,自2020年以来累计销售100多万件。除了智能手表,出门问问还推出过无线智能耳机、智能后视镜、智能音箱等产品。
AIGC解决方案的服务对象是内容创作者,比如有人剪视频、做直播、在社交媒体发帖等,可以借助一些AI工具提高效率。
出门问问在这块的产品包括:AI配音助手“魔音工坊”及其海外版“DupDub”,主要是用AI给短视频创作者配音;AI写作助手“魔撰写作”,一开始的功能是帮助给文章纠错、校对、润色,后来可以自动生成文章;AI数字人“奇妙元”,去年3月推出,可以克隆真人的形象、声音,生成数字人进行直播。
企业解决方案有两大块,一是AI语音交互,二是智能客服。比如给汽车厂商提供车载语音交互系统,给保险公司提供AI客服。出门问问称,自2020年以来,预装其车载语音交互解决方案的汽车超过200万辆。
整体来看,出门问问在本质上是一家技术开发公司。它面临的考验一是技术是否**,二是能否找到好的落地场景。
现在,出门问问冲刺IPO,宣称自己是一家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公司,对外界传递着信息:自己掌握的技术具有通用性,因而应用场景广阔。
出门问问IPO,AI大模型的故事讲通了吗
出门问问IPO,AI大模型的故事讲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