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耀宗进京头次赶考就一举夺得状元,又被皇上看中选为附马爷,那个春风得意,真正是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啊!朱耀宗这个大孝子,当然没有忘记自己怎样得到了今天,是昔日的龌龊和老娘成就了今天。于是,朱耀宗斗胆在皇帝面前提起了家里含辛茹苦抚养自己的老娘,想为自己的老娘讨个贞节碑。皇帝听了这话更是看朱耀宗顺眼,立刻答应了朱耀宗的请求,让他载誉而归!
可谁能想到,朱耀宗这讨来的浩荡皇恩却让朱母左右为难,因为他和朱的恩师一直情投意合,俩人相约等朱耀宗功成名就之时当是他们谈婚论嫁之日!朱耀宗听了这消息不啻于晴天霹雳,跪求母亲接受贞节碑。朱母为难之下,随手解下罗裙,道:你洗了罗裙置于户外,如一天一夜晾干,我当不嫁,如不干,为天意。时置夏日,朱耀宗欣然接受。可谁知,当晚阴云密布,第二天更是雷雨交加。一天一夜后罗裙当然还是湿淋淋的。
朱耀宗只得如实相报皇上,皇上连连称奇,叹到:天作之合,由他去吧!
这个故事已美好的结局成就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这句谚语。
小时候第一次听是从父亲嘴里转述毛主席骂林彪的话,从此就以为这是*的原创话。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对这句话产生怀疑,一是觉得这句话粗陋的很;二是这句话根本没有逻辑性;三是觉得这句话怎么也和毛主席不配。可就因为对父亲和毛主席的崇拜,硬是没有深究过这句话,直到那天又翻看*的著作,才终于知道了这句话是另有出处,一下子郁结在心的疑问烟消云散。
别说在古时候,就是当下社会,娘要嫁人,是何等惊天动地之事,没有七七八八的折腾,想让老娘顺利嫁人?基本上是做梦。可下雨,那是老天的事,谁能阻挡?现代的科技也顶多做到了用催雨弹催点雨下来,能阻止雨的弹应该是还没造出来。但就因为这个故事硬是让这两个根本不靠边的事给逻辑上了。
也就是到了1971年*78岁晚年的时候,才第一次说这句话。那个时候的*在对事物的认识上和早年的他应当是相去甚远了。这个时候的他信奉这句话不足不奇了,但“人必胜天”这句话也是他在那个年代说的,所以,绝对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有时仅仅是一念之间,由你怎么说的事情了。
话再说回来,我想,今天要是谁家的老娘也故技重演,想用个天意吓唬子孙,那可真正是不由他去的事了。一是得说服子孙信天意这回事,洗洗罗裙拿出去晒;二是就是三天三夜没晒干,也不会有人当回事,只认为是巧合。巧合就巧合呗,关我老娘嫁人什么事!不让娘嫁娘是就不能嫁。谁会觉得天意能胜过实际的利益和面子呢?再说,谁看见天意究竟能带来什么实实在在的好处?
我们从小就开始批判唯心主义,现在的三年级学生都能说出个头头道道,对唯物主义理解的颇为透彻。但一切又似乎唯物的过了头,发展到不尊重大自然、不尊重天意。有时想想那时的皇帝也着实可爱呢,他们那时是多么的纯朴,至少还有东西让他畏惧,让他知道大自然是伟大和不可抗的,在对大自然的尊重下也尊重了弱民的选择。
前面我写过一篇论不可抗力事件,罗举了目前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大家感慨这些灾害,也懂得了畏惧这些灾难。但谁又会认为每个大自然现象的下面其实都笼罩着个寻常百姓的梦想和希望,笼罩着多少个娘要嫁人的小事呢。每发生一次灾难,我们看到了灾难底下隐藏的百姓的悲苦,虽然没有朱耀宗这样的好儿子给他们要什么坊,但却有国家和成千上万的人给他们的苦难给予了关注。我们在苦难中认知了天意,我们在苦难中认知了民意。所以在一次次的灾难面前,让每个人看出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大自然还是有救的,还是有希望的。
顺从天意,尊重天意是一种美德;顺从民意,尊重民意是一种胸怀;这种美德和胸怀不仅仅是让社会和国家来做,而是要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具体到我们身边每件事。
等到社会又能单纯到、和谐到“天要下雨,它就下吧;娘要嫁人,它就嫁吧”,哎!真的,美好就是这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