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还在郊区的时侯,由于厂附近没有早餐店,我的早餐没有个着落,有时兴致来了就自己下碗面条,但大多数时候都没有吃,撑到中午早中餐一起解决。其实每天早上八点左右,外面公路上都会由远及近的响起熟悉的叫卖声:老面馒头,老面馒头。。。可能是因为生活习惯的原因,本地人对北方的大馒头不怎么感兴趣,刚开始时买的人寥寥无几。
有一天早上我刚好在场坝里检查车子,老面馒头又如期而至,刚好手里有个钢蹦儿,就买了两个。还不错,为了不让人觉得嚼着无味,他在和面时往里加了糖,吃起来又甜又绵。以后每天早上我都要来两个,我成了他的第一个老顾客。可能是因为我以前当兵时和在西安上学时每天都要吃到馒头的原因吧,对这种加了糖改进型馒头我也能应付两个。
厂里其它的员工看到我吃得津津有味,也开始慢慢的跟着买来吃。所以后来那位骑三轮车的老兄每次路过我们厂时,都会有意识的的把车靠在厂门边停着多叫几声。附近的居民们看到我们厂里的人争相买来吃,也开始慢慢的过来试着买一两个。这样一来,我们的厂门口成了他一个临时的销售点,每次在厂门口停上几分钟都会卖出去不少馒头。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买他馒头的人渐渐多起来了。而买馒头的数量也有以前的自己买一两个来试吃发展到后来成为家庭集体早餐采购。慢慢的他用来装馒头的泡沫保温箱也越换越大,拉的馒头也越来越多。
半年后,他换装备了,靠双腿蹬的破三破换成了电动三轮车,拉得更多,跑得更远了。以前靠嗓子吆喝,现在换成手持式扩音器了,并且还录了几句叫卖声,把它绑在车头上一路循环播放。看得出来,他成功了。
国庆期间我们把厂搬到了城边,厂外边有好几家卖早餐的,煮的,炸的,蒸的,煎的都有,可每次出去吃早餐反而不知道吃啥了,觉得这也不想吃,那也不想吃。突然之间倒有些怀念那又大又便宜的老面馒头了,以前厂里除了我没有人吃得下两个。他们都开玩笑说一天只要一块五的生活费就行了,三个老面馒头解决温饱。
记得以前看余世维老师的营销教程时,他在里面说过一句话:“顾客的忠诚度不是你的产品有多好,价格有多实惠,服务有多到位,而是在于顾客没选择余地的时侯他就最忠诚!”
这话在老面馒头兄弟的身上得到了应证, 他是河南人,敢把北方的主食拿到南方以吃米为主的地方推广,本身就需要勇气和魄力。刚开始他生意并不好,但他没放弃,因为他并不盲目。他选择了在郊区叫卖,郊区没有早餐店,人们要么自己做早餐,要么就不吃,由于人的惰性心理,再加上早上时间都比较紧,都宁愿买点现成的吃了好安排当天的事。这样一来,有得吃总比没得吃好,管它是馒头还是米饭,只要能填一下肚子就行了,时间一长,发现这馒头吃起来也是是蛮不错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