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石的质量对于混凝土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就现阶段来看,采用湿法工艺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砂石产品的质量,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满足 节材、节地、节水的要求,可以融合湿法工艺与干法工艺的优势推广高品质机制砂石大规模绿色生产工艺,下面就针对这一工艺进行深入的论述。
![](http://www.shwlm.com/uploads/allimg/150128/1-15012q0540t13.jpg)
1、传统机制砂石湿法生产工艺中的问题分析
在传统机制砂石湿法生产工艺之中,需要先使用水淋预湿的方式来降低原材料中的粉尘含量,再使用湿雾或者水淋法进行除尘,去除表面的泥粉,完成之后即可将含 泥砂废水注入三级沉淀池,其中循环的清水可以应用在生产中,含有泥质物的沉淀则需要堆存在尾矿库之中。这种生产工艺主要存在着如下的问题:
1.1 耗水量高
可以看出,传统机制砂石湿法生产工艺中需要利用大量的水,这种方式经济性差,如果水量控制的不理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材料的筛分效率。
1.2 占地多
就传统机制砂石湿法生产工艺的应用情况来看,部分地区为了减少废水排放量,都建立了生产废水三级沉淀系统,这些沉淀系统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这也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
1.3 存在地质隐患
传统机制砂石湿法生产工艺的尾矿库与三级沉淀系统存在着溢流、渗漏以及溃坝的风险,特别在雨季,这种地质隐患更加的严重。此外,尾矿中含有的细沙资源也是无法回收的,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砂级配。
2、机制砂的质量问题与影响
在混凝土之中,超过70%的原材料是砂与碎石,机制砂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性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机制砂细度模数会影响混凝土强度机制砂细度模数对于混凝土的工作强度与性能有着巨大的影响,增加其细度模数,就可以显著提升混凝土工作的强度,研究显示,在机制砂细度模数介于2.9 到3.2 之间时,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是最为理想的。
2.2 石粉含量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当在机制砂中掺入一定数量的石粉之后,就会改变混凝土的抗冻性、耐久性、抗渗性,国家标准规定,机制砂级配中,颗粒需要控制在30% 以上,含量需要控制在0.6mm 以上。此外,相同细度模数与级配的机制砂与天然砂,虽然比表面积较大,但是不会对混凝土强度产生大的影响。
2.3 泥含量会影响混凝土耐久性
如果机制砂中的泥含量较高,就会降低混凝土抗渗性能、坍落度以及耐久性,导致混凝土干缩值增加,因此,对于耐久性和强度要求较高的工程,必须要控制好泥的 含量。一般情况下,考虑到粗砂级配保水能力较差,可以应用在流动性差的混凝土中,中级砂则宜应用在普通混凝土中,细砂粘性大,保水性高,但是会影响混凝土 的干缩性能。
3、高品质机制砂石大国模绿色生产工艺分析
3.1 含水量控制方式
研究显示,筛孔的尺寸越小,那么原料水分与筛分效率之间的关系就更加的密切,因此,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含水量。以弱吸湿性安山岩为了,在水冲因素的影响下,石料含水量在15% 以上,这样既可控制好筛分的效率。
3.2 易扬尘微细矿粉干法脱除技术
在采用该种技术室,需要从立轴冲击破碎机破碎机排除料口来进行脱粉,这就可以有效降低振动筛二次扬尘量与皮带下料点的扬尘量,该种脱粉技术参照了破碎机颗粒间隙大以及排料料层薄的特定,能够对原料开展定向分离,有着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3 雾化抑尘技术
雾化抑尘的主要对象就是粒径在10μm 以下的干雾抑尘以及粒径介于10μm 到50μm 的湿雾抑尘,该种方式能够将雾滴与尘粒直径比控制在1.25 到5 之间,在至今相近的情况下,凝结性能是做好的,抑尘效果也是最为理想的。
该种技术在局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在该种环境下,雾滴蒸发速度快,空气湿度能够在短时间饱和,水汽会聚集起来,以“雨”的形式落下来。在处理完成后,物料增湿不会超过0.5%,这基本不会对正常的生产构成影响,也不会影响网筛效率。
3.4 废水处理技术
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基于离心分离法、重力沉降分离法与过滤分离法,采取该种处理方式可以快速的将泥质物、水、细砂分离开来。结束语:综上所示,融合干法处理 工艺与湿法处理工艺的高品质机制砂石大规模绿色生产工艺不仅可以取得理想的生产效果,还可以满足节地、节材、节水的要求,能够有效降低安全隐患,该种生产 方式是值得进行大范围推广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上海巍立路桥设备有限公司http://www.shwlm.com/news/hy/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