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园诗吧
白酒是中国的国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白酒的竞争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的激烈,而白酒市场个人理解把它看成分为三种,一,空白市场。二,中性竞争市场。三,垄断市场。在这些市场中一位精明的销售商只要懂得炒作,操弄就可以得到市场的回报。
去安徽7天,一路走来,看到了很多白酒,也看到了很多各地名酒与本地酒。洋河酒在安徽某些地方是少有的,甚至说没有市场。洋河酒是属于那种地域性质极强的产品,主要在江苏销售消费,洋河还没有做到像五粮液,茅台这中全国品牌性质的市场。这就让洋河还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让洋河为做全国性质的品牌在努力着。所以洋河现在在建设全国白酒第一绵软基地,也在打造全国最现代化的物流与生产基地。
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还是说等待着蛋糕已经被做出来,被人四分五裂的时候才想去做市场呢?洋河集团从快要倒闭的企业到做蓝色经典全国皆知,短短不到5年时间已经是拥有上百亿家产的公司了。而做洋河酒,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懂得操作蓝色经典的人最少的也赚了100万吧。
出差考察安徽,我在某些地方很少能见到洋河酒,也许是安徽本地的市场白酒占有了本地的市场,也许是一些外地名酒占有了市场。我曾经在博客中说过,做市场一定要按照地方的风土人情来做。在安徽,看到了安徽和江苏不一样的认识,不一样的对白酒,对包装,对口味的认识。如果让我来说,谁要是能针对各地方不同的风土人情来做贴牌与生产,并懂得操作,炒作操弄市场那么这个市场一定会被拿下的,一年就可以赚取至少10万元。
空白的白酒市场个人理解一般指少有人问津的吧,或者说由于偏僻没有人愿意去做。这样的市场应该是最能打进去的市场,因为没有人做,只要适合的给予一定的促销酒,就能在市场中留有一定的知名度。而中性竞争市场是属于任何产品都可以进去的,但是要靠激烈的竞争来在市场中生存。比方一些省市的大中城市,靠的就是竞争上岗。如果说竞争上岗是市场经济的各显神通,那么垄断市场就是地方政府和一些销售商采取打压外地商品的手段了。所以说遇到垄断市场时候,要么有强硬的后台,要么就应该退出,别鸡蛋碰石头弄的灰头土脸在出来。
白酒市场,应该去看待数个问题。一,先确定市场是那种,在正对市场环境进行产品定位,包括品牌,包装等。二,是否可以做,如果可以如何做市场。三,市场的向导在哪里,准确找出市场的价位,针对市场做出市场后续服务。
中国是个白酒消费大国,不论在什么市场中,都会有一些喜欢本土特色的商品出现并被本地人认可,如果一个商品想要被别人认可,那么最起码的要懂得自我介绍,而最直接的介绍就是在一定时期内销售商不要去赚大钱,而是懂得慢慢的提升升级版产品来控制市场,并做到赚取最大利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