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涉及超限高层、体型特别不规则的多层建筑、以及超出规范设计的建筑,哪些装修类工程需要抗震审查?
答:一般类装修工程,对于《实施办法》中规定需要补充提供房屋安全检测鉴定报告且鉴定报告结论认为结构抗震承载力或性能不足、需要进行结构加固的,应按特殊类装修工程流程报送。按特殊类装修工程报送的建筑,当荷载变化大于5%,或刚度变化大于10%,涉及超限高层、体型特别不规则的多层、以及超出规范设计的建筑,对于是否需要抗震审查无法把握时,建设单位可以在施工许可阶段前,通过联审平台“咨询服务-抗震咨询”模块上传相关材料,向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线上咨询。
根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1号)以及《上海市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实施细则》[沪建管(2014)954号》的相关规定,对于一般的超限高层(特别不规则多层也可参照),当房屋高度不超过规定,但建筑结构布置属于三项及其以上的一般不规则或一项及其以上的特别不规则高层建筑为规则性超限高层建筑。
本次抗震检测鉴定厂房位于安徽省铜陵市XXX公司,厂房约建造于上个世纪90年代。该厂房为地上一层混凝土结构,柱、屋架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建筑面积约480㎡。厂房目前空置。委托方未提供该厂房的原建筑、结构设计图纸、加固改造图纸和工程地质勘察资料。
本次检测鉴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1)厂房建筑和结构概况、建筑使用情况调查;
(2)依据委托方提供的原设计图纸,对厂房的建筑和结构布置进行复核;
(3)厂房结构构件的材料强度检测;
(4)厂房完损状况调查;
(5)厂房整体和构件的变形测量;
(6)厂房结构承载力验算;
(7)依据国家标准《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GB 55021-2021、国家标准《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19和现场检测结果,对厂房结构和构件进行安全性评级。
(8)依据国家标准《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GB 55021-2021、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和现场检测结果,对厂房抗震性能进行鉴定。
某学院房屋抗震鉴定项目案例:房屋建于1964年~1991年,主要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女生宿舍、车库及门卫五个单体,总建筑面积约为8336.0m2。现场检测日期:2024年8月25日。
主要结论如下:
(1)房屋各单体自建成后未发生过使用功能改变、火灾等情况。
(2)房屋各单体主要建筑布局、结构布置、构件截面尺寸及配筋与原设计图纸基本相符,框架柱加密区长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基本满足要求。
(3)房屋各单体可查范围内结构构件及连接节点的外观质量基本完好,未见不适于继续承载的裂缝,无结构性损伤,非结构性损伤主要表现为墙体饰面层霉变、脱落,板底渗水痕迹等。
(4)房屋单体各测点倾斜率均未超出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中规定的房屋整体倾斜限值4‰的要求。
(5)依据行业标准,教学楼、实验楼混凝土构件的现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在(15.3~21.3)MPa之间,未达到原设计强度等级200#(C18)强度的要求;车库混凝土构件的现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在(22.4~26.7)MPa之间,达到强度等级C20的要求。教学楼、实验楼、女生宿舍楼及门卫砖抗压强度等级达到MU7.5的要求;教学楼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推定值为0.9MPa;实验楼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推定值为0.8MPa;女生宿舍楼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推定值为0.9MPa;门卫室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推定值为1.8MPa。
(6)依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对各单体进行的抗震鉴定,结果表明:教学楼、实验楼及女生宿舍楼抗震能力不满足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规定的A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7度、重点设防类(乙类建筑)的要求;车库及门卫室抗震能力满足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规定的A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7度、标准设防类(丙类建筑)的要求。
在《条例》中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对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出具虚假的检测数据或者检测报告、抗震性能鉴定机构出具虚假鉴定结果等行为,除设定一定数额的罚款措施外,情节严重的,对相关单位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设定吊销资质证书、执业资格证书以及限制从业等处罚措施。房屋安全性抗震检测,房屋平面近似矩形,东西向总长约70.48m,南北向总长约16.89m,室内外高差0.75m。用食用油或则酱油倒在石英石台面上,一天后,如果渗透了,那么同样是劣质的,反之就是优质的。用小刀刮(记得偷偷的)在石英石台面用小刀刮一下,如果有粉末出现,那就是劣质的,如果没有,就是优质的,因为石英石硬度高。用火烤用打火机对着石英石台面烤一会,然后用水擦洗一下,若有擦不掉的黄色,显然就是劣质的,擦的干净的就是优质的,因为石英石不怕烫,耐高温。正确的工艺再好的装修材料,也要有好的工艺来做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