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餐饮产业规模比1978年增长780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二大餐饮市场。随着互联网+深度的渗透,以及90后、00后、10后,还有农村城镇化改革步伐的加快,这个市场规模未来还将会有更大的一个增长。
餐饮业发展障碍
目前,部分餐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主要为:
食材安全问题。
食材从产地到经销商到批发商到零售商终到末端的后厨,终到消费者的餐桌,经历了这么多环节,每个环节是否有匹配的温度保证,是否有安全可控的溯源,是否都有符合法律法规的监管资质等,对餐饮企业的老板来讲,是不确定并且无法判断的,因此也就无法保证所有食材都是满足食品安全的。运营成本问题。
一些比较有良心的餐饮企业,他们会为了我们广大消费者的安全考虑,他们会投入巨大的硬件设施设备,包括多温区的温控仓储建设、食品质量安全实验室、资质监管体系等一套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还有专业的运营队伍,包括采购、仓储、加工、运输、产品研发、信息技术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引进,对他们这种个体的餐饮来讲,投入是非常巨大的,甚至是无法承受的成本。拓展创新障碍。
包括几个方面:个是在菜品、菜单调味料上的创新,另外一个就是供应链模式的创新。在这种背景下,衍生出另外一个业态——餐饮供应链。一个柔性的、生态化的餐饮供应链需要一个真正的、庞大的冷链物流给与支持和保证,包括多温区冷库建设、冷冻冷藏设备的投入、信息系统的投入等。企业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还要担负另外一个社会责任——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
餐饮冷链供应链发展历程
餐饮冷链供应链发展简单分为三部分: